养志

词典解释: yǎng zhì 1.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国语辞典注音 (二)ㄧㄤˇ ㄓˋ  拼音 yǎng zhì涵養高尚的心志。▶ 《莊子.讓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 《後漢書.卷二七.王丹傳》:「家累千金,隱居養志。」(一)ㄧㄤˋ ㄓˋ yàng jhìh

词典名字:

养志

词典发音:

yǎng zhì

国语辞典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基本解释

养志[ yàng zhì ]

⒈  承顺父母的意志。

《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龢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养志[ yǎng zhì ]

⒈  涵养高尚的心志。

《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
《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家累千金,隐居养志。」

引证解释

⒈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 光武 即位,乃之 琅邪 劳山,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
唐 薛逢 《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誚,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许平仲 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 许先生。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

⒉  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

《孟子·离娄上》:“若 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 曾子 者,可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养志

  • 养志,汉语词语,读音yǎng zhì ,拼音:ㄧㄤˇ ㄓㄧ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