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痈

词典解释

痈,一种肿毒,畏痛不早治,则化脓溃烂。比喻姑息坏人坏事,以致酿成祸患。《后汉书·冯衍传下》“遂坎于时”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后因有“养痈遗患”之语。

词典名字:

养痈

词典发音:

yǎng yōng

国语辞典

养痈 yǎngyōng

[cure tumor]养护毒痈。比喻姑息宽容坏人坏事

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后汉书·冯衍传》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养癕”。谓不治疗肿毒而听其滋长发展。

《后汉书·冯衍传下》“不得畜媵妾” 李贤 注引 汉 冯衍 《与妇弟武达书》:“养癕长疽,自生祸殃。”

⒉  比喻姑息坏人坏事。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计剿海贼》:“在我常有肘腋之虞,在贼常怀反侧之意,养痈待决,诚非计也。”
《天雨花》第十五回:“开言对众官员道,悔不当初早发兵,勦灭 由校 除后患,养痈自溃到如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养痈

  • 【词语】:养痈
  • 【注音】:yǎng yōng
  • 【释义】:1.亦作"养癕"。谓不治疗肿毒而听其滋长发展。 2.比喻姑息坏人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