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禅

词典解释

帝王择定继位的人,自动让位给他。《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李善注引谢灵运《晋书·禅位表》:“夫唐虞内禅,无兵戈之事,故曰文德。”后代也指皇帝未死时传位于继承者。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载方允迪《乞乾龙节上寿文》:“内禅应图,大计果安于社稷。”按指宋钦宗(赵桓)承受徽宗(赵佶)的皇位。

词典名字:

内禅

词典发音:

nèi chán

国语辞典
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晋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禪”。

干宝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 舜 内禪,体文德也; 汉 魏 外禪,顺大名也。”
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唐 颜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铭》:“歷选内禪,生人以来,振古及 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
宋 叶适 《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孝宗 寻内禪,公即求补外。”
《清史稿·礼志八》:“﹝ 乾隆 ﹞六十年, 高宗 内禪,称太上皇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内禅

  • 内禅(nèi shàn) 是古代东亚国家实行的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因其是在本家族内进行,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