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玉

词典解释: guān yù 1.装饰帽子的美玉。 2.形容男子的美貌。 3.指美男子。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ㄢ ㄩˋ  拼音 guān yù裝飾帽子的美玉。多形容男子貌美。▶ 《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平雖美丈夫,如耳,其中未必有也。」▶ 《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貌醜曰不颺,貌美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186页 第2卷 442

词典名字:

冠玉

词典发音:

guān yù

国语辞典
1.装饰帽子的美玉。 2.形容男子的美貌。 3.指美男子。
基本解释

冠玉[ guān yù ]

⒈  装饰帽子的美玉。多形容男子貌美。

《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貌丑曰不飏,貌美曰冠玉。」

引证解释

⒈  装饰帽子的美玉。

《史记·陈丞相世家》:“絳侯 灌婴 等咸谗 陈平 曰:‘ 平 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饰冠以玉,光好外见,中非所有。”

⒉  形容男子的美貌。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之三:“年少姿容如冠玉,新人手爪弹棋。”

⒊  指美男子。

清 徐士俊 《<奈何天>总评》:“韩解元 抱怜香素志,具冠玉之清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冠玉 (珠宝)

  • 古冠玉饰之一种。用玉制作,饰于冠帽之上,故名。
  • 冠玉是我国古代达官贵人装饰在冠帽上的一块玉片,民间统称为“帽正”。中国男子缀饰冠玉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商周,历朝流传,直至清末民初,流行过五千年之久。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后,国内除少数偏僻的乡村外,社会上官僚贵族、富商大贾的帽子上,不再饰以冠玉。民国以后,民间的老虎头等童帽上,虽仍有各种帽饰,但大多不是玉质,而是铜质、银质镀金等质地的“长命富贵”“福寿”等装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童帽上的帽正也渐渐消失,故“冠玉”已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