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器

词典解释: míng qì 也作“明器”。殉葬的器物:灵?fe37?,穷金玉之饰。后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制器物: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以纸为之,谓之,钱曰冥财。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ㄥˊ ㄑㄧˋ  拼音 míng qì相似詞: 明器﹑冥具祭鬼神用的紙器。▶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 《金瓶梅.第六回》:「且說五婆拿銀子買棺材,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與婦人商議,就于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200页 第2卷 45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1页

词典名字:

冥器

词典发音:

míng qì

国语辞典
  • 古代殉葬的器物。
  • 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
  • 基本解释

    冥器[ míng qì ]

    ⒈  祭鬼神用的纸器。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
    《金瓶梅·第六回》:「且说五婆拿银子买棺材冥器,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妇人商议,就于武大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殉葬的器物。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俭约》:“閭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极雕刻之华,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

    ⒉  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
    《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且説 王婆 拿银子来买棺材冥器。”
    巴金 《谈自己的创作·谈<憩园>》:“但有人在门口烧纸钱、冥器,看起来教人不愉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冥器

  • 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也称明器,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历代墓葬里都有发现,从宋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 明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在随葬的明器中,除仿制各种实用的器物外,还有房屋、井、仓、灶、猪圈、家具等模型,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生活情况以及雕塑艺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