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泮

词典解释: bīng pàn 1.亦作"冰冸"。 2.冰冻融解。 3.冰融的时期,指农历仲春二月。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4.比喻涣散﹑消失。 5.比喻险境。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ㄥ ㄆㄢˋ  拼音 bīng pàn1. 渙散。▶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太尉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之軍,瓦解。」▶ 《文選.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2. 冰融之期。指春天。▶ 《荀子.大略》:「霜降逆女,殺內。」▶ 《文選.左思.蜀都賦》:「木落南翔,北徂。」3. 比喻危險。▶ 《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光武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135页 第2卷 391

词典名字:

冰泮

词典发音:

bīng pàn

国语辞典
1.亦作"冰冸"。 2.冰冻融解。 3.冰融的时期,指农历仲春二月。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4.比喻涣散﹑消失。 5.比喻险境。
基本解释

冰泮[ bīng pàn ]

⒈  涣散。

《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文选·潘岳·西征赋》:「砰扬桴以振尘,繣瓦解而冰泮。」

⒉  冰融之期。指春天。

《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内。」
《文选·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⒊  比喻危险。

《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光武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冰冸”。

⒉  冰冻融解。

晋 左思 《蜀都赋》:“晨鳬旦至,候鴈衔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勒 统步骑四万赴 金墉,济自 大碣。先是流澌风猛,军至冰泮,清和。济毕,流澌大至。 勒 以为神灵之助,命曰 灵昌津。”
唐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⒊  冰融的时期,指农历仲春二月。

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止。”
《孔子家语·本命解》:“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於此。”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天结良缘,花凝瑞靄,佳期正当冰泮。”

⒋  比喻涣散、消失。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太尉帅师,甫下 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冸。”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四海波振而冰泮,五岳尘飞而土崩。踞积薪以待然,钳聚口寄坐。”
鲁迅 《坟·人之历史》:“黑氏 著书至多,輒明斯旨,且立种族发生学,使与个体发生学并,远稽人类由来,及其曼衍之跡,羣疑冰泮,大閟犁然。”

⒌  比喻险境。

《后汉书·黄琼传》:“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冰泮

  • 冰泮,亦作"冰冸",汉语词汇。
  • 拼音:bīng pàn
  • 释义:指冰开始融解,也比喻瓦解、消失或危险,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