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然

词典解释: lěng rán 1.形容凉爽;寒凉。 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国语辞典注音 ㄌㄥˇ ㄖㄢˊ  拼音 lěng rán1. 形容寒冷、涼爽。▶ 《紅樓夢.第六六回》:「柳湘蓮聽了,不覺如寒冰侵骨。」2. 冷淡的樣子。▶ 如:「她的望著我,好像不認識似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152页 第2卷 40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89页

词典名字:

冷然

词典发音:

lěng rán

国语辞典
1.形容凉爽;寒凉。 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基本解释

冷然[ lěng rán ]

⒈  形容寒冷、凉爽。

《红楼梦·第六六回》:「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

⒉  冷淡的样子。

如:「她冷然的望著我,好像不认识似的。」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凉爽;寒凉。

元 揭傒斯 《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
何景明 《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
《红楼梦》第六六回:“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⒉  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一:“韦护 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⒊  形容声音清越。一本作“泠然”。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日试曾磨 汉水 边,掌中恄慄声冷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⒋  轻妙的样子。一本作“泠然”。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王褒 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冷然可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冷然 (福州10岁男孩)

  • 冷然,2003年11月出生。2014年6月参加福建省高考,总分574分超一本线68分,冷然称未正常发挥。
  • 2015年冷然以理科603分,高出福建省一本线78分的优异成绩录取至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冷然 (词语)

  • 冷然,汉语词汇。
  • 拼音:lěng rán
  • 释义:1、形容凉爽;寒凉。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3.形容声音清越。4.轻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