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

词典解释: dòng tǔ 1.冻结的土壤。 2.今按冻结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季节性和多年。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ㄥˋ ㄊㄨˇ  拼音 dòng tǔ高山或高緯度區,溫度長期在攝氏零度以下,土壤中水分終年凍結,故稱為「凍土」。

词典名字:

冻土

词典发音:

dòng tǔ

国语辞典

冻土 dòngtǔ

[frozen earth;frozen soil;frozen ground] 低于冻结温度的土壤,表层冻结成硬块

基本解释

冻土[ dòng tǔ ]

⒈  高山高纬度区,温度长期在摄氏零度以下,土壤中水分终年冻结,故称为「冻土」。

引证解释

⒈  冻结的土壤。

宋 张耒 《岁暮歌》:“啾啾寒雀不起,飢啄冻土藏枯丛。”

⒉  今按冻结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冻土

  •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 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