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露

词典解释: níng lù 1.凝结的露珠。 2.凝聚成露。 3.凝结着露珠。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184页 第2卷 440

词典名字:

凝露

词典发音:

níng lù

国语辞典
1.凝结的露珠。 2.凝聚成露。 3.凝结着露珠。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凝结的露珠。

汉 繁钦 《蕙咏》:“葩叶永彫悴,凝露不暇晞。”
晋 江逌 《咏秋》:“高风节变,凝露督物化。”
北魏 萧综 《悲落叶》诗:“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
唐 冯宿 《鲛人卖绡赋》:“皓如凝露,纷若游雾。”

⒉  凝聚成露。

潘岳寡妇赋》:“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叶而陨枝。”

⒊  凝结着露珠。

戴望舒 《山行》诗:“却似凝露的山花,我不禁地泪珠盈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凝露 (汉语词汇)

  • 凝露,汉语词汇。
  • 拼音:níng lù
  • 释义:1、凝结的露珠。2. 凝聚成露。3. 凝结着露珠。
  • 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凝露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度的程度时,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物体上凝结的一种现象。凝露是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