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

词典解释: fèng xiān huā 1.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夏季开花﹐花二三朵同生叶腋,花色不一。红色花瓣可染指甲﹐俗称指甲花或指甲草。果实椭圆形,种子﹑根﹑茎均可入药。国语辞典注音 ㄈㄥˋ ㄒㄧㄢ ㄏㄨㄚ  拼音 fèng xiān huā植物名。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莖直立,葉互生,狹披針形,有鋸齒,夏日開紅白等色之花。蒴果圓形而尖,熟則裂開,彈出褐色種子十餘粒。除供觀賞外,種子、根、莖均可入藥。亦稱為「鳳仙子」、「指甲花」、「指甲草」、「羽客」。

词典名字:

凤仙花

词典发音:

fèng xiān huā

国语辞典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夏季开花﹐花二三朵同生叶腋,花色不一。红色花瓣可染指甲﹐俗称指甲花或指甲草。果实椭圆形,种子﹑根﹑茎均可入药。
基本解释

凤仙花[ fèng xiān huā ]

⒈  植物名。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狭披针形,有锯齿,夏日开红白等色之花。蒴果圆形而尖,熟则裂开,弹出褐色种子十余粒。除供观赏外,种子、根、茎均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夏季开花,花二三朵同生叶腋,花色不一。红色花瓣可染指甲,俗称指甲花或指甲草。果实椭圆形,种子、根、茎均可入药。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金凤染甲》:“凤仙花红者用叶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
元 萨都剌 《题吕城葛观》诗之二:“过客不知天畔月,小风吹落凤仙花。”
清 爱菊主人 《花史》:“李玉英 秋日采凤仙花染指甲,后於月中调絃。”
省称“凤仙”。 元 程棨 《三柳轩杂识》:“凤仙为羽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凤仙》:“凤仙,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凤仙花 (凤仙花科草本植物)

  •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 balsamina L.,为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爱。
  • 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