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典解释

词牌名。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又名《忆吹箫》。始见于北宋晁补之《晁氏琴趣外篇》。双调九十七字,平韵。清人亦有仄韵之作。

词典名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典发音: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yì chuī xiāo

国语辞典
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宋晁补之﹑李清照等皆有作。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 萧史 与 弄玉 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 宋 晁补之李清照 等皆有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名)

  •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忆吹箫”等。以晁补之词《凤凰台上忆吹箫·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另有九十七字,九十六字,九十五字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