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

词典解释


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1926年以凤山土州改设县。以凤山得名。森林资源丰富。农、林产有稻、玉米、小麦、大豆、甘薯、油茶、油桐、八角茴香等。矿产有硫黄、煤、铁。工业有采矿、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名胜古迹有鸳鸯湖、双凤山、凤阳关、公母塘。
市镇名。在台湾省高雄县南部。以凤山得名。为高雄县治及县辖市。铁路西通高雄,东通屏东。附近盛产菠萝、香蕉、甘蔗等。工业以罐头食品为主。设有热带园艺试验所。北邻为大贝湖景区。

词典名字:

凤山

词典发音:

fèng shān

国语辞典
1.今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的省称。 2.借指蔡京。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的省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政和 壬辰, 鲁公 (指 蔡京 )在 钱塘 居 凤山 下之私第。”

⒉  借指 蔡京。

江汉 《喜迁莺》词:“凤山 政好,还被画轂朱轮催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凤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

  • 凤山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县、乐业两县接壤,是个内陆县份。
  • 凤山县辖10乡1镇,96个行政村,2个街道社区。到2003年底,总人口18.97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系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多地少,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旅游资源异常丰富,70%面积为大石山区,30%面积为土山区,耕地面积101726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0.1℃,全年降雨量1564.0毫米,无霜期3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