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蓝

词典解释

“青出于蓝”的略语。谓以新的面貌出现,远胜于原有事物。多用以比喻弟子胜过老师。

词典名字:

出蓝

词典发音:

chū lán

国语辞典
"青出于蓝"的略语。谓以新的面貌出现,远胜于原有事物。多用以比喻弟子胜过老师。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青出于蓝”的略语。谓以新的面貌出现,远胜于原有事物。多用以比喻弟子胜过老师。此谓胜过同类事物。参见“青出於蓝”。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天觉 出蓝之作,本以为公家寳,而公乃轻以与人。”
金 元好问 《密国公璹》:“﹝ 密子瑜 ﹞少日学诗于 朱巨观学书于 任君謨,遂有出蓝之誉。”
杨慎丹铅杂录·五代史学史记》:“李耆卿 谓公之《五代史》,比《顺宗实録》有出蓝之色,似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吴(吴梅村 之孙)在席上《题盆中飞白竹》云:‘ 渭水 清风谱,流传有别支。出蓝夸逸品,飞白擅奇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出蓝

  • 出:指出于;蓝:蓼蓝草,可作染料。谓从蓼蓝草中提炼出的靛青,颜色比蓼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 青出于蓝是一句成语,古代制作靛青色的颜料须从蓼蓝草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草的更深。
  • 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