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歌

词典解释: jī rǎng gē古歌名。最早载于汉代典籍。相传为唐尧时一老人击壤(敲击土壤)而唱的歌。歌词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反映了理想中的上古人民在“无为而治”之下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ˊ ㄖㄤˇ ㄍㄜ  拼音 jí rǎng gē唐堯時,老人於耕作之餘,擊壤歌詠,蒙受帝堯之恩德而不自知。▶ 典出漢.王充《論衡.藝增》。後比喻太平盛世。▶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息風波,固皇圖,願見康衢擊壤歌。」

词典名字:

击壤歌

词典发音:

jī rǎng gē

国语辞典
  • 古歌名。相传唐尧时有老人击壤而唱此歌。
  • 基本解释

    击壤歌[ jí rǎng gē ]

    ⒈  唐尧时,老人于耕作之余,击壤歌咏,蒙受帝尧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汉·王充《论衡·艺增》。后比喻太平盛世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引证解释

    ⒈  古歌名。相传 唐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唱此歌。

    王充 《论衡·艺增》:“传曰:有年五十击壤於路者,观者曰:‘大哉, 尧 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尧 何等力!’”
    按,《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所引歌辞略异,末句作“帝何力於我哉!” 明 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击壤歌 (先秦古诗)

  • 《击壤歌》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这首歌谣用极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诗。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这是他们怡然于简朴生活的自足的歌声,展现出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诠释出原始的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四言的写作形式,为诗歌增添了一种长短抑扬的韵致。最后一句点明题旨,这自然顺生的生存方式和其乐自得的生活,又何须外力的干涉和帝王的管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