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野

词典解释: fēn yě 划分的范围;界限①:政治~ㄧ思想~。国语辞典注音 ㄈㄣ ㄧㄝˇ  拼音 fēn yě1. 古代占星家為了藉星象來觀察地面州國的吉凶,所以將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使其互相對應,即云某星宿為某州國的或某地是某星宿的。▶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承明堂於少陽,昭列顯於奎之。」▶ 《三國演義.第七回》:「以度之,當應在孫堅。」2. 分界、界限。▶ 如:「黃河的這一段,是陝西、河南兩省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324页 第2卷 58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82页

词典名字:

分野

词典发音:

fēn yě

国语辞典
划分的范围;界限①:政治~ㄧ思想~。
基本解释

分野[ fēn yě ]

⒈  古代占星家为了藉星象来观察地面州国的吉凶,所以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其互相对应,即云某星宿为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
《三国演义·第七回》:「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

⒉  分界、界限。

如:「黄河的这一段,是陕西、河南两省的分野。」

英语dividing line between distinct realms, boundary, field-allocation (in Chinese astrolog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elestial regions and corresponding terrestrial realms)​

法语limite, ligne de démarcation

引证解释

⒈  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古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参见“分星”。

《国语·周语下》:“岁之所在,则我有 周 之分野也。”
韦昭 注:“岁星在鶉火。鶉火, 周 分野也,岁星所在,利以伐之也。”
《后汉书·方术传·李郃》:“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故知之耳。”
三国演义》第七回:“蒯良 谓 刘表 曰:‘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 孙坚。’”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四三回:“众人都笑道:‘懂天文不懂天文,和军事有何关?古人说什么这是某分野的星,那又是某分野的星,如何有风,如何有雨,都是些迷信之谈,何足凭信?’”

如:以 鹑首 对应 秦,鹑火 对应 周,寿星 对应 郑,析木 对应 燕,星纪 对应 吴越 等。

⒉  分界;界限。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自 帝 尧 以来至 绍兴 六年丙辰,凡三千四百九十二年,皆随六十甲子表以分野。”
闻一多 《说舞·社会性的功能》:“上文说过,主观的真与客观的真,在原始人类意义中,没有明确的分野。”
朱光潜 《谈读书》:“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

⒊  常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

徐特立 《五四运动和知识分子改造》:“这三部分人的世界观和政治目的各不相同,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他们的政治分野也就日益明显起来。”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我们在船上共餐了五六天,谈话的机会自然很多,在认识上和信仰上的分野,无意中流露的,已显然有截然的界限。”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要知道,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分野

  • 分野,指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古人依据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它之所以将天界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 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又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