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

词典解释: chú yì 草野之人的议论(称自己言论的谦辞):文学改良之。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ˊ ㄧˋ  拼音 chú yì謙稱自己的議論淺陋。▶ 唐.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霸略近發於輿歌,皇圖不隔於芻議。」▶ 唐.張說〈諫避暑三陽宮疏〉:「臣自度芻議,十不一從。」

词典名字:

刍议

词典发音:

chú yì

国语辞典

刍议 chúyì

[my meager opinion]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皇图不隔于刍议。——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基本解释

刍议[ chú yì ]

⒈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

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议。」
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

引证解释

⒈  浅陋的议论。多用作自谦之辞。

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芻议,伏待斧鉞。”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芻议,提奬芜词。”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刍议

  • 刍议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拼音chú yì,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多用于第一人称的自谦之语。出自《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唐 王勃《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刍议,提奖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