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

词典解释

1. [headstrong]:倔强执拗,固执己见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2. [opinionated]: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倔强固执。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 先縠 ,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宋书·何承天传》:“ 承天 为性刚愎,不能屈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不为僕射 殷景仁 所平,出为 衡阳 内史。” 宋 苏轼 《荀卿论》:“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茅盾 《子夜》十:“他说 荪甫 那样的刚愎自信是祸根。”

词典名字:

刚愎

词典发音:

gāng bì

国语辞典

刚愎 gāngbì

(1) [headstrong]∶倔强执拗,固执己见

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2) [opinionated]∶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基本解释

刚愎[ gāng bì ]

⒈  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

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
《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赤盏合喜,性刚愎,好自用,朝廷以其有才干任之。」

和顺

引证解释

⒈  倔强固执。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 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宋书·何承天传》:“承天 为性刚愎,不能屈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不为僕射 殷景仁 所平,出为 衡阳 内史。”
宋 苏轼 《荀卿论》:“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茅盾 《子夜》十:“他说 荪甫 那样的刚愎自信是祸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刚愎

  • 刚愎,指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金史·卷一一叁·赤盏合喜传:赤盏合喜,性刚愎,好自用,朝廷以其有才干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