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定

词典解释

1.谓国家方始平定。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词典名字:

初定

词典发音:

chū dìng

国语辞典
1.谓国家方始平定。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国家方始平定。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⒉  佛教谓入定之初。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初定

  • 初定,汉语词汇,
  • 拼音:chū dìng
  • 谓国家方始平定或佛教谓入定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