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

词典解释: guā gǔ 1.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ㄚ ㄍㄨˇ  拼音 guā gǔ三國時蜀將關羽左臂中矢,請醫為其去毒。見「療毒」條。▶ 唐.王維〈燕支行〉:「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414页 第2卷 670

词典名字:

刮骨

词典发音:

guā gǔ

国语辞典
1.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基本解释

刮骨[ guā gǔ ]

⒈  三国时蜀将关羽左臂中矢,请医为其刮骨去毒。参见「刮骨疗毒」条。唐·王维〈燕支行〉:「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引证解释

⒈  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 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 便伸臂令医劈之。时 羽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 羽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刮骨傅药,事同 关羽。”
王维 《燕支行》:“报讐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李东阳 《痛语·柬南屏》诗:“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刮骨

  • 刮骨,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羽传〉。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关羽谈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