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举

词典解释

举发人的过恶。《汉书·盖宽饶传》:“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

词典名字:

刺举

词典发音:

cì jǔ

国语辞典
1.检举。 2.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检举。

《史记·田叔列传》:“天下郡太守多为姦利, 三河 尤基,臣请先刺举 三河。”
《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元年》:“氾公 糟粕书生,刺举小才,不思国家大计。”
胡三省 注:“刺者,以直伤人;举者,招人之过。”
严复 《原强》:“祖宗之成宪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实力焉。于是而督责之令行,刺举之政兴。”
周振甫 注:“刺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举发。”

⒉  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

《魏书·术艺传·张渊》:“执法刺举於南端,五侯议疑於水衡。”
注:“太微南门,谓之执法。刺举者,刺姦恶,举有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刺举

  • 刺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ì jǔ ,是指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