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

词典解释: gōng lì zhǔ yì 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ㄌㄧˋ ㄓㄨˇ ㄧˋ  拼音 gōng lì zhǔ yì1. 泛指一切以行為的結果來衡量是非的學說。如我國古代申不害、韓非等的思想,或西方古希臘的哲人派等。2. 英國學者邊沁所提倡的概念。認為行為的是非,取決於能否具有增加快樂或減少痛苦 的功用。

词典名字:

功利主义

词典发音:

gōng lì zhǔ yì

国语辞典
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
基本解释

功利主义[ gōng lì zhǔ yì ]

⒈  泛指一切以行为的结果来衡量是非的学说。如我国古代申不害、韩非等的思想,或西方古希腊的哲人派等。

⒉  英国学者边沁所提倡的概念。认为行为的是非,取决于能否具有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功用

引证解释

⒈  通常指资产阶级的一种伦理学说。主要代表是十九世纪 英国 的 边沁 和 穆勒。他们把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是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功利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功利主义 (哲学理论)

  •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主要哲学家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
  •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中国,战国时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