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对象

词典解释

人们为生产物质财富而以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分为自然物和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两大类。前者如待开采的矿石,后者如纺纱用的棉花、制造机器用的钢材等。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有的学者认为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词典名字:

劳动对象

词典发音:

láo dòng duì xiàng

国语辞典
  • 政治经济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过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材等。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政治经济学上指劳动中被采掘加工的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过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材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劳动对象

  • 劳动对象是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如矿藏、森林;另一类是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粮食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