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攘

词典解释: láo rǎng 1.纷扰,纷乱。 2.形容心情烦躁不安。 3.劳碌。国语辞典注音 ㄌㄠˊ ㄖㄤˇ  拼音 láo rǎng奔波勞碌的樣子。▶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一地裡受煎熬,遍寰宇空勞攘,兀的不慌殺了海內龍王。」▶ 元.亢文苑〈琴聲動鬼神套.梁州〉曲:「慢勞攘,慢奔走,顧我真成喪家狗,計拙如鳩。」或作「撈攘」。

词典名字:

劳攘

词典发音:

láo rǎng

国语辞典
  • 纷扰,纷乱。
  • 形容心情烦躁不安。
  • 劳碌。
  • 基本解释

    劳攘[ láo rǎng ]

    ⒈  奔波劳碌的样子。元·李好古元·亢文苑〈琴声动鬼神套·梁州〉曲:「慢劳攘,慢奔走,顾我真成丧家狗,计拙如鸠。」也作「捞攘」。

    《张生煮海·第三折》:「一地里受煎熬,遍寰宇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内龙王。」

    引证解释

    ⒈  纷扰,纷乱。

    《朱子语类》卷六七:“某近看《易》,见得圣人本无许多劳攘,自是后世一向乱説,妄意增减,硬要作一説以强通其义。”
    明 李贽 《初潭集·兄弟下》:“初何尝有册文金縢,做出许多劳攘来耶!”

    ⒉  形容心情烦躁不安。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 闻语,转转心劳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思忆》:“日月有盈亏,人事有番掌,青天问不应,搔首空劳攘。”

    ⒊  劳碌。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一地里受煎熬,遍寰宇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内龙王。”
    《儒林外史》第八回:“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
    清 洪昇 《长生殿·献饭》:“尔等今日,便可各自还家。省得跋涉程途,飢寒劳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劳攘

  • 劳攘,汉语词汇。
  • 拼音:láo rǎng,
  • 注音:ㄌㄠˊ ㄖㄤˇ,
  • 释义:1、纷扰,纷乱;2、烦躁不安 ;3、劳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