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决

词典解释: gōu jué 处决:经御批后|人犯。国语辞典注音 ㄍㄡ ㄐㄩㄝˊ  拼音 gōu jué舊制,在監獄候審的犯人到了秋天時,被開列名單以請旨,經硃筆在單內勾出者,即照原判的刑處決,稱為「勾決」。

词典名字:

勾决

词典发音:

gōu jué

国语辞典
处决:经御批后勾决|勾决人犯。
基本解释

勾决[ gōu jué ]

⒈  旧制,在监狱候审的犯人到了秋天时,被开列名单以请旨,经朱笔在单内勾出者,即照原判的刑处决,称为「勾决」。

引证解释

⒈  犹处决。

李纲 《与政府书》:“更有一事可笑,某去秋总师过 吉州,江西 漕使 韩球,公然移文州县,不使应副秋粮。不得已勾决人吏,军始得食,亦具奏矣。”

⒉  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 清 制,凡判决死刑的罪犯监候处决者,于秋审朝审后,开具名册案由,奏请予勾,其经御批勾除者,即照原判处决,谓之勾决。参阅《清通典·刑六》。

《清史稿·高宗纪一》:“乙未,停今年勾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勾决日,廷臣皆左袒之,上顾公,公抗声曰:‘ 永福 为守土大员,不可轻纵。’上乃勾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勾决

  • 勾决指的是中国封建法律中一种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凡被判处死刑者,由中央司法机关复审后,还必须报请皇帝作出勾去死囚姓名的裁决。经御笔勾除者,才发勾决批文,通知行刑正法。勾决有两种解释:1. 犹处决;2. 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