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

词典解释

1.忍受羞辱。 《易·否》:“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孔颖达 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 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 明 刘基 《题扇面牡丹花》诗:“舞罢春风却回首,六宫红粉总包羞。”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 汉高 蚤年最恶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弃也至矣。而 酈食其 、 叔孙通 、 陆贾 等深自贬抑,包羞忍垢以从之。”

2.庖馐。谓厨房内精美的食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杞梓容山木,包羞荐沼芼。”

1.忍受羞辱。

《易·否》:“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孔颖达 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 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 明 刘基 《题扇面牡丹花》诗:“舞罢春风却回首,六宫红粉总包羞。”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 汉高 蚤年最恶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弃也至矣。而 酈食其 、 叔孙通 、 陆贾 等深自贬抑,包羞忍垢以从之。”

2.庖馐。谓厨房内精美的食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杞梓容山木,包羞荐沼芼。”

词典名字:

包羞

词典发音:

bāo xiū

国语辞典
忍受羞辱。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忍受羞辱。 《易·否》:“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孔颖达 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
刘基 《题扇面牡丹花》诗:“舞罢春风却回首,六宫红粉总包羞。”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汉高 蚤年最恶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弃也至矣。而 酈食其、叔孙通、陆贾 等深自贬抑,包羞忍垢以从之。”

⒉  庖馐。谓厨房内精美的食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杞梓山木,包羞荐沼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包羞

  • 包羞,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二《否卦》。包羞,指忍受全部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