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词典解释

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中央直辖市。在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端,当东北和华北等地区联系的枢纽。辖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朝阳、丰台、海淀、房山、石景山、门头沟、通州十一区和怀柔、密云、昌平、延庆、平谷、大兴、顺义七县。面积16 807平方公里(市辖区5 438平方公里)。人口1 083万(市辖区800万,1996年)。西山、军都山耸峙西北,东南为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平原。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古代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秦为广阳、渔阳、上谷等郡地,汉属幽州刺史部,唐属幽州。辽时建为陪都,称燕京。金时正式建都,称中都。元为大都。明、清称京师,通称北京。民国初期亦都于此。1928年设北平特别市,1930年改北平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为首都,改设北京市。自金代起,建都历史计达七百多年。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此发生。1920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在此成立。1935年一二九运动在此爆发。向为中国北方重镇和文化城市。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现以机械、冶金、化学、轻纺、电子、仪表、建材、煤炭等工业为主,航天、微电子、生物工程、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也迅速发展。有首都钢铁公司、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等大型企业。象牙及玉器雕刻、景泰蓝、地毯等传统手工艺品驰誉中外。全国交通中心,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总枢纽。有京哈、京承、京广、京包、京沪、京九、京原、京通等铁路联系全国各大城市,市内建有地下铁道。有多条航空线连接国内各大城市。并有国际航空线通往国外。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和其他科学研究机构数十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学校数十所以及规模宏大的北京图书馆(包括新馆)、故宫博物院等,为中国最大的科学文化中心,城市建筑雄伟。旧有内外两城,都是明代所筑。天安门广场是人民集会场所,广场中有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分列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有故宫、景山、北海、中山公园、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八达岭等名胜古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产小麦、玉米、稻、棉花、谷子、蔬菜和果品等。特产“北京鸭”、“良乡板栗”、“京白梨”、“密云小枣”等。山地富产煤和大理石等。

词典名字:

北京市

词典发音:

běi jīng shì

国语辞典
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中北部、华北平原北端。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077万(1995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1928年设市,初名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为首都,改设北京市。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机械、化学、冶金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铁路和航空枢纽。京哈、京沪、京九、京广和京包等铁路交点。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举世闻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简称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中央直辖市。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在 华北平原 北端,当 东北 和 华北 等地区联系的枢纽。古代称 蓟,春秋、战国 时为国都。 秦 汉 为 右北平郡 地, 晋 隋 为 北平郡 地, 唐 属 河北道。辽 以为陪都改称 南京,亦称 燕京。金 正式建都于此,称 中都。元 称 大都。明 清 称 京师,通称 北京。民国 初年亦都于此,1928年改为 北平市。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建为首都,改设 北京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