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歌

词典解释: běi gē 1.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歌。国语辞典注音 ㄅㄟˇ ㄍㄜ  拼音 běi gē南北朝時我國北方民族的民間歌曲。▶ 《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後魏樂府始有,即魏史所謂真人代歌是也。代都時,命掖庭宮女晨夕歌之。周、隋世,與西涼樂雜奏。」或稱為「代北」、「真人代歌」。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948页 第2卷 204

词典名字:

北歌

词典发音:

běi gē

国语辞典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歌。
基本解释

北歌[ běi gē ]

⒈  南北朝时我国北方民族的民间歌曲。

《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后魏乐府有北歌,即魏史所谓真人代歌是也。代都时,命掖庭宫女晨夕歌之。周、隋世,与西凉乐杂奏。」

引证解释

⒈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歌。

《旧唐书·音乐志二》:“梁 有《鉅鹿公主歌辞》,似是 姚萇 时歌,其辞华音,与北歌不同。”
《旧唐书·音乐志二》:“隋 鼓吹有《白浄皇太子曲》,与北歌校之,其音皆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北歌

  •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我国北方民族的民间歌曲。亦称“真人代歌”或“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