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

词典解释: biǎn é 匾①。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ㄢˇ ㄜˊ  拼音 biǎn é題大字於木板,高懸於園亭、門戶、大廳或書房上方的橫額。▶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大金字。」▶ 《紅樓夢.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隔扇,上面懸著一個匾額,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亦作「扁額」。

词典名字:

匾额

词典发音:

biǎn é

国语辞典

匾额 biǎn’é

[horizontal tablet with inscription] 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匾额

  • 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横着的叫匾额或牌匾,竖着的叫对联,或抱柱“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