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

词典解释: shí sān tài bǎo 1.相传唐末李克用义子十三人都封太保,因有""之称。亦仅指第。国语辞典注音 ㄕˊ ㄙㄢ ㄊㄞˋ ㄅㄠˇ  拼音 shí sān tài bǎo相傳唐末李克用有義子十三人,皆被封為「太保」,故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12页 第1卷 812

词典名字:

十三太保

词典发音:

shí sān tài bǎo

国语辞典

十三太保 shísān tàibǎo

[the thirteen naughty children] 相传唐朝末年的李克用有义子十三人,都任太保官职。台湾的一些顽劣的男学生结盟做坏事,自称“十三太保”,一些女学生则自称“十三太妹”

基本解释

十三太保[ shí sān tài bǎo ]

⒈  相传唐末李克用有义子十三人,皆被封为「太保」,故称为「十三太保」。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唐 末 李克用 义子十三人都封太保,因有“十三太保”之称。亦仅指第十三太保。

关汉卿 《哭存孝》头折:“某本姓 安 名 敬思 ……有阿妈 李克用 见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义儿家将,封我做十三太保飞虎将军 李存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