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子

词典解释: shí èr zǐ 1.指它嚣﹑魏牟﹑陈仲﹑史鳅﹑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 2.指自子至亥十二支。国语辞典注音 ㄕˊ ㄦˋ ㄗˇ  拼音 shí èr zǐ1. 自子至亥十二支。見「十二支」條。▶ 唐.韓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2. 它囂、魏牟、陳仲、史鰌、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鄧析、子思、孟軻等十二人,稱為「」。▶ 《荀子.非》:「六說者不能入也,者不能親也。 」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05页 第1卷 805

词典名字:

十二子

词典发音:

shí èr zǐ

国语辞典
  • 它嚣魏牟陈仲史鳅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
  • 指自子至亥十二支。
  • 基本解释

    十二子[ shí èr zǐ ]

    ⒈  自子至亥十二支。参见「十二支」条。

    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于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复平。」

    ⒉  它嚣、魏牟、陈仲、史䲡、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称为「十二子」。

    《荀子·非十二子》:「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

    引证解释

    ⒈  指 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 等十二人。参见“十子”。

    《荀子·非十二子》:“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 舜 禹 之制,下则法 仲尼、子弓 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説。”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全盛时代·先秦学派之所短》:“荀子 之非十二子,动斥人为贱儒,指其无廉耻而嗜饮食……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

    ⒉  指自子至亥十二支。

    《史记·律书论》:“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
    张守节 正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十二子

  • 十二子,指自子至亥十二支。《史记·律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