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从事

词典解释

《晋书·刘弘传》:“都督荆州……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按晋制,州所领中郡以上,各置部从事一人,经常巡视郡国,督促文书,检举非法。刺史对于各郡的指示,往往通过从事去传达。刘弘于西晋末任荆州刺史时,荆州管辖十个郡,所以说“十部从事”。意谓辅助官吏多而不得力。亦省作“十部”。

词典名字:

十部从事

词典发音:

shí bù cóng shì

国语辞典
  • 谓众多辅助官吏。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众多辅助官吏。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子 熙 嗣”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刘弘 ﹞每有兴发,守书郡国,丁寧款密,故莫不感悦颠倒奔赴,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也。’”
    亦省作“十部”。 宋 苏轼 《答彭贺州启》:“温词曲尽,贤於十部之见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十部从事

  • 十部从事是形容辅助官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