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让

词典解释: bēi ràng 1.谦逊退让。 2.引申为退避﹐不亲近。国语辞典注音 ㄅㄟ ㄖㄤˋ  拼音 bēi ràng謙讓、退讓。▶ 《左傳.文公元年》:「忠、信,卑讓之道也。」

词典名字:

卑让

词典发音:

bēi ràng

国语辞典
1.谦逊退让。 2.引申为退避﹐不亲近。
基本解释

卑让[ bēi ràng ]

⒈  谦让、退让。

《左传·文公元年》:「忠、信,卑让之道也。」

引证解释

⒈  谦逊退让。

左传·文公元年》:“践脩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
宋濂 《邓炼师神谷碑》:“而余与 仲脩 交甚久,观其卑让不伐,言语若不出口。”

⒉  引申为退避,不亲近。

《逸周书·史记》:“昔有 鄶君 嗇俭,减爵损禄,群臣卑让,上下不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卑让

  • 释义:
  • ①谦逊退让。《左传·文公元年》:“践脩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 明 宋濂 《邓炼师神谷碑》:“而余与 仲脩 交甚久,观其卑让不伐,言语若不出口。”
  • ②引申为退避,不亲近。《逸周书·史记》:“昔有 郐君 啬俭,减爵损禄,群臣卑让,上下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