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书派

词典解释: nán běi shū pài 南方与北方两大风格不同的书法派别。宋代赵孟坚《论书》有“晋宋而下,分而南北”之语,清代阮元《论》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实即以帖学为南派,以碑学为北派。但其说与书法史并不很符合。国语辞典注音 ㄋㄢˊ ㄅㄟˇ ㄕㄨ ㄆㄞˋ  拼音 nán běi shū pài書法在南北朝分為南北二派。南派以帖學為主,風格飄逸。北派以碑學為主,風格剛勁樸拙。自宋代以來,帖學獨盛,暨至清代,碑學始得抬頭。

词典名字:

南北书派

词典发音:

nán běi shū pài

国语辞典
  • 指书法的南、北两派。
  • 基本解释

    南北书派[ nán běi shū pài ]

    ⒈  书法在南北朝分为南北二派。南派以帖学为主,风格飘逸。北派以碑学为主,风格刚劲朴拙。自宋代以来,帖学独盛,暨至清代,碑学始得抬头。

    引证解释

    ⒈  指书法的南、北两派。

    清 阮元 《南北书派论》:“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 东晋、宋、齐、梁、陈 为南派; 赵、燕、魏、齐、周、隋 为北派也……南派乃於 江 左风流,疏放妍妙,长於启牘;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於碑榜…… 唐 时南派字迹,但寄縑楮;北派字迹,多寄碑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北书派

  • 南北书派
  • 解释:南方与北方两大风格不同的书法派别。宋代赵孟坚《论书》有“晋宋而下,分而南北”之语,清代阮元《南北书派论》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实即以帖学为南派,以碑学为北派。但其说与书法史并不很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