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词典解释

亦称“天竺”、“南天竺”。小檗科。常绿灌木。茎少分枝。叶对生,2~3回羽状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冬季常变红色。春夏开白花,圆锥花序。果实球形,熟时鲜红色,宿存。原产中国和日本。广泛栽培。分株繁殖。除供观赏外,枝叶和果实皆供药用。

词典名字:

南天竹

词典发音:

nán tiān zhú

国语辞典
  • 又称天竹。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春夏开白花,果实球形丛生,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原产我国和日本,现广泛栽培。除供观赏外,根、茎、果实均供药用。旧时多与“南天竺”、“南天烛”混为一种植物。参见“南天竺 ”。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又称天竹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春夏开白花果实球形丛生,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原产我国和 日本,现广泛栽培。除供观赏外,根、茎、果实均供药用。旧时多与“南天竺”、“南天烛”混为一种植物。参见“南天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天竹 (植物)

  • 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