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

词典解释: nán zōng 1.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北宗之分。详"南北宗"。国语辞典注音 ㄋㄢˊ ㄗㄨㄥ  拼音 nán zōng1. 佛教禪宗的一派,由六祖慧能創立。主頓悟,不立文字,後為禪宗的正宗。見「南北宗」條。2. 山水畫家宗派之一。見「畫法」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91页 第1卷 891

词典名字:

南宗

词典发音:

nán zōng

国语辞典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南北宗"。
基本解释

南宗[ nán zōng ]

⒈  佛教禅宗的一派,由六祖慧能创立。主顿悟不立文字,后为禅宗的正宗参见「南北宗」条。

⒉  山水画家宗派之一。参见「南宗画法」条。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南北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宗

  • 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禅。南宗思想分为两体第一阶段张伯端。第二阶段石泰、白玉蟾等,但是如果不计《悟真篇》前后序等部分有争议的内容,则金丹南宗思想实为一体,非常统一。
  • 道教的重要派别。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后性。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