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宗

词典解释: nán shān zōng 1.即南山律宗。国语辞典注音 ㄋㄢˊ ㄕㄢ ㄗㄨㄥ  拼音 nán shān zōng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創,故稱為「」。和東塔宗、相部宗並稱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將律分成防惡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門,認為該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雖屬小乘,但從內容看,當屬大乘。相部、東塔二宗衰微後,本宗傳承獨盛,綿延不絕。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鑒真,更將律法傳到日本,為日本律宗之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84页 第1卷 884

词典名字:

南山宗

词典发音:

nán shān zōng

国语辞典
  • 即南山律宗。
  • 基本解释

    南山宗[ nán shān zōng ]

    ⒈  中国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创,故称为「南山宗」。和东塔宗、相部宗并称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将律分成防恶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门,认为该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虽属小乘,但从内容看,当属大乘。相部、东塔二宗衰微后,本宗传承独盛,绵延不绝。道宣门下弘景的弟子鉴真,更将律法传到日本,为日本律宗之始。

    引证解释

    ⒈  即南山律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山宗

  • 南山宗,唐朝四分律宗三派之一。又称南山律、四分宗、南山教,或行事防非止恶宗。乃住终南山之道宣律师所开创。至后世相部、东塔二派皆衰颓,唯此南山宗盛行于世。道宣曾从北魏慧光三传弟子智首受四分律义,自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至太宗贞观十九年(645)间,先后撰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钞等五书,是为本宗之五大部疏钞,并于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授戒仪式。将佛教分为化教与制教,以定、慧二学为化教,戒学为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