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词典解释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风蝶令》等。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见于唐温庭筠词,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平韵。双调始见于后蜀毛熙震词,五十二字,又有平韵、仄韵两体。唐人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平韵,即五言绝句,与此调不同。

词典名字:

南歌子

词典发音:

nán gē zi

国语辞典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押平声韵。双调五十二字,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两体。唐代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押平声韵,即五言绝句。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单调二十三字,平韵,又名《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双调五十二字,又有平韵,仄韵两体。又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此词曲调本属南音,故名《南歌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歌子 (词牌名)

  • 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等。以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