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公学

词典解释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创设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分四院:师范院,即师范学堂;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两等学堂(中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大学堂)。师范院训练一年以上,挑充各院教习。外院、中院、上院均为四年,三级相衔接,逐年递升,是中国近代三级制学校的雏形。1903年改名上海商务学堂,不久改名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又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设有铁路、电机等科。1911年改称南洋大学。1912年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改名*交通大学。

词典名字:

南洋公学

词典发音:

nán yáng gōng xué

国语辞典
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设师范院、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中学堂)、上院(即大学堂)四院。1903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为交通大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洋公学

  • 南洋公学为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
  • 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
  • 1956年国务院决定,起源、根植并辉煌于上海“南洋公学”的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期间,艰苦的西安校区建设工作使得很多教授返沪。1959年7月31日,经教育部批准,分别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