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糖

词典解释: nán táng 1.南方出产的糖食。国语辞典注音 ㄋㄢˊ ㄊㄤˊ  拼音 nán táng舊式糕餅鋪中所賣的雜樣糖食,如花生糖、松子糖之類。據說原是蘇州特產。▶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果》:「中果、到處有之。」或稱為「什錦」。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05页 第1卷 90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32页

词典名字:

南糖

词典发音:

nán táng

国语辞典
南方出产的糖食。
基本解释

南糖[ nán táng ]

⒈  旧式糕饼铺中所卖的杂样糖食,如花生糖、松子糖之类。据说原是苏州特产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果》:「中果、南糖到处有之。」

引证解释

⒈  南方出产的糖食。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栗子》:“中果、南糖,到处有之。”
清 富察敦崇 《祭灶》:“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糖

  • 南糖是潮汕地区传统名点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普宁南糖。
  • 南糖选料精辟,工艺独特,货真价实,别有风味。其主要用料是:精选花生米、新鲜猪油、优质麦芽糖和白砂糖。制作时把花生用猪油煎炸熟扣,铺平放在盘上,再把猪油、麦芽糖、白砂糖(按一定比例配料)混和,下锅加热,使熔化一体,变成胶状,称为“苷”,然后把“苷”浇灌在炸花生上面,均匀地渗透在炸花生周围即凝成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