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喻

词典解释

比喻方式的复合类型。联贯使用多种喻体作比来描写表现一个事物对象。如苏轼《百步洪》诗:“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后四句连用七个极快的动作为比喻来形容轻舟在百步洪急流中飞驰的情景:像兔子跑,像飞鹰疾落,像骏马下坡,像弦断离柱,像箭射脱手,像闪电过隙,像露珠翻荷。博喻在语词句式上接连排叠,描写上多角度多层次,富有气势和力度。

词典名字:

博喻

词典发音:

bó yù

国语辞典
1.谓对各种知识能广泛而深入地理解。 2.广泛地运用比喻。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对各种知识能广泛而深入地理解。

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孔颖达 疏:“博喻,广晓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者,前能广解,后乃可为人作师也。”

⒉  广泛地运用比喻。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慎到 析密理之巧, 韩非 著博喻之富。”
周振甫 注:“《韩非子》的《内外储》、《说林》,多举事例作喻。”
清 王晫 《快说续纪序》:“广引博喻,错襍无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博喻

  •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