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

词典解释

离开自己的国家

1.离开本国。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狭 三閭 之丧江,矜 望诸 之去国。”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这次‘去国’的意义,差不多同‘出世’一样。”

2.离开京都或朝廷。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诗:“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明史·王家屏传》:“ 家屏 柄国止半载,又强半杜门,以戇直去国,朝野惜焉。” 夏曾佑 《将改官出都》诗:“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充低徊去国身。”

3.离开故乡。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有一居士,其先 蜀 人……去国流浪,在 江 淮 间。”

词典名字:

去国

词典发音:

qù guó

国语辞典

去国 qùguó

[leave one's motherland]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基本解释

去国[ qù guó ]

⒈  离开本国。

唐·李白〈拟恨赋〉:「或有从军永诀,去国长违。」

⒉  离开朝廷或京都。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还都

引证解释

⒈  离开本国。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狭 三閭 之丧江,矜 望诸 之去国。”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这次‘去国’的意义,差不多同‘出世’一样。”

⒉  离开京都或朝廷。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诗:“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
《明史·王家屏传》:“家屏 柄国半载,又强半杜门,以戇直去国,朝野惜焉。”
夏曾佑 《将改官出都》诗:“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充低徊去国身。”

⒊  离开故乡。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有一居士,其先 蜀 人……去国流浪,在 江 淮 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去国 (词语)

  • 离开本国;离开京都或朝廷;离开故乡。 冰心的文集《去国》短篇小说,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