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戏

词典解释

唐宋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原称“弄参军”。渊源于秦汉的俳优,但具体形成时期则有始自东汉、后赵、唐等说。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宋《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转引《赵书》。最初为一节目名,后发展为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脚色作滑稽的对话或动作,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宋时也称为杂剧,脚色也有所增加。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当时参军戏也有女演员参加表演歌唱。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之为歌舞戏。

词典名字:

参军戏

词典发音:

cān jūn xì

国语辞典
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艺术。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因一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命一艺人扮成参军,另一艺人从旁戏弄,由此成为表演形式。被戏弄的称“参军”,戏弄他的称“苍鹘”,两个脚色作滑稽对话和表演。晚唐时,发展为多人演出,并有女脚出场。宋代也称“杂剧”。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流行于 唐 宋 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原称“弄参军”。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表演,以讽刺时政或社会现象。渊源于 秦 汉 的俳优, 宋 时也称为杂剧,角色亦有所增加。参阅《文献通考·乐二十》。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一章下篇一:“晚唐 时代的参军戏已有固定的角色。所谓参军,便是戏中的正角,苍鹘便是丑角一类的配角,两者相互问答,其作用则调谑讽刺,兼而有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参军戏

  •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成。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hú)。
  • 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