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

词典解释: shuāng qīng 1.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 2.指早夏。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ㄤ ㄑㄧㄥ  拼音 shuāng qīng樂器名。一種彈撥樂器。形似秦琴而琴桿更為細長,音箱呈八角形,有四軸、四弦,十三或十四個品位。明、清以來多用於器樂合奏或戲曲伴奏。

词典名字:

双清

词典发音:

shuāng qīng

国语辞典
1.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 2.指早夏。
基本解释

双清[ shuāng qīng ]

⒈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形似秦琴而琴杆更为细长,音箱呈八角形,有四轴、四弦,十三或十四个品位。明、清以来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

引证解释

⒈  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

杜甫屏迹》诗之二:“杖藜从自首,心跡喜双清。”
仇兆鳌 注引 杨守阯 曰:“心跡双清,言无尘俗气也。”
何景明 《观竹》诗:“山林轻肉食,心跡喜双清。”

⒉  指早夏。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〇七:“黄梅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双清

  • 双清,也叫福建月琴、台湾月琴、八角琴、梅花琴,中国南方汉民族乐器,是福建闽派音乐的重要弹拨乐器。双清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保留旧式阮的特点。形制与京剧月琴相似,但是杆更长,用2到4根弦,以2弦最为普及。流行于旧时的闽地(今包括福建、台湾、潮汕和浙南地区)。在福州闽剧、福州伬艺、福州十番、漳州南词、漳州芗剧、漳州锦歌、泉州北管、泉州车鼓、南平南词、莆田十音八乐、莆仙戏、龙岩十番、闽西汉剧、浙南遂昌十番、等闽地各种民间音乐、戏曲中均有使用。台湾亦将此作为台湾民谣弹唱的主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柔和,不亢不闷,有特殊的共鸣质感,颇为动听,极具福建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