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情

词典解释: fǎn qíng 1.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 2.内省。 3.违反人情。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609页 第2卷 865

词典名字:

反情

词典发音:

fǎn qíng

国语辞典
1.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 2.内省。 3.违反人情。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

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陈澔 集说:“反情,復其性情之正也。”

⒉  内省。

吕氏春秋·务本》:“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
高诱 注:“反情,常内省也。”

⒊  违反人情。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丽姬 之反情。”
王逸 注:“若 晋 驪姬 以 申生 之孝,反为悖逆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反情

  • 注音ㄈㄢˇ ㄑ一ㄥˊ
  • 1. 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陈澔 集说:“反情,复其性情之正也。”
      2. 内省。《吕氏春秋·务本》:“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 高诱 注:“反情,常内省也。”
      3. 违反人情。《楚辞·刘向》:“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丽姬之反情。” 王逸 注:“若 晋 骊姬 以 申生 之孝,反为悖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