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

词典解释: fǎn jīng1.不循常规。 2.恢复常道。 3.谓不合儒家的经典。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ˇ ㄐㄧㄥ  拼音 fǎn jīng1. 違反常道。▶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諸呂為從,謀弱京師,而勃反經合於權。」2. 歸於常道、常理。▶ 《孟子.盡心下》:「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词典名字:

反经

词典发音:

fǎn jīng

国语辞典
1.不循常规。 2.恢复常道。 3.谓不合儒家的经典。
基本解释

反经[ fǎn jīng ]

⒈  违反常道。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⒉  归于常道、常理。

《孟子·尽心下》:「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引证解释

⒈  不循常规。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於经,然后有善者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诸 吕 为从,谋弱京师,而 勃 反经合於权。”

⒉  恢复常道。

《孟子·尽心下》:“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朱熹 集注:“反,復也;经,常也,万世不易之常道也。”
钱谦益 《娄江十字》诗序:“非有反经之君子,循其本而救之,则终於胥溺而已矣。”

⒊  谓不合儒家的经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 叔皮 论之详矣。”
范文澜 注引 班彪 《史记论》:“其论术学,则崇 黄 老 而薄五经……敝伤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反经

  •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