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舌

词典解释: fǎn shé 1.鸟名。即百舌鸟。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 3.犹言张口结舌。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ˇ ㄕㄜˊ  拼音 fǎn shé比喻蠻夷的語音與中國歧異。▶ 《呂氏春秋.離俗覽.適威》:「蠻夷殊俗異習之國,其衣服冠帶、宮室居處、舟車器械、聲色滋味皆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602页 第2卷 858

词典名字:

反舌

词典发音:

fǎn shé

国语辞典
1.鸟名。即百舌鸟。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 3.犹言张口结舌。
基本解释

反舌[ fǎn shé ]

⒈  比喻蛮夷的语音与中国歧异。

《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即百舌鸟。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孔颖达 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⒉  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

大戴礼记·小辨》:“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
吕氏春秋·功名》:“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

⒊  犹言张口结舌。

严复 《论教育书》:“用东文,彼犹可攘臂鼓脣于其间,独至西文用,则此曹皆反舌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反舌

  • 反舌是指犹言张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