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地

词典解释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2.谓地表土壤疏松。

词典名字:

发地

词典发音:

fā dì

国语辞典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2.谓地表土壤疏松。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一状。”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 之南曰 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

⒉  谓地表土壤疏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发地

  • 解释
  •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洪河 之南曰 秦镇 ,发地削成五千仞。”
  • (2).谓地表土壤疏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