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箓

词典解释: shòu lù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 2.指道家接受符箓。唐贾岛有《元日女道士》诗。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词典名字:

受箓

词典发音:

shòu lù

国语辞典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 2.指道家接受符箓。唐贾岛有《元日女道士受箓》诗。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

《诗·大雅·文王序》“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作 灵臺,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河图》。”

⒉  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由是 五祖 传灯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⒊  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隋书·经籍志四》:“后 周 承 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受箓

  • 受箓(shòu lù ),指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或指道家接受符箓;或指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