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誓

词典解释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 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词典名字:

受誓

词典发音:

shòu shì

国语辞典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 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受誓

  • 受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òu shì,是指祭祀之前,先申儆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