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

词典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词典名字:

口弦

词典发音:

kǒu xián

国语辞典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阿诗玛》诗之一:“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片,多好的竹子呀,拿来做口弦。”
注:“口弦是一种长两寸宽五分,中间雕出一小齿的竹片,两端拴有棉线,利用中间小齿的弹动及口形变化,可以弹出不同的声音。由于它所发出的声音与撒尼语言比较接近, 撒尼 姑娘便把它作为谈情说爱的工具,用它代替语言传达感情。”
云南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娥并与桑洛》:“手指象竹笋,声音象口弦,她会说会讲,她的名字叫 娥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口弦 (民间乐器)

  • 口弦又称口弦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